网上有关“赵凯华的人物生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赵凯华的人物生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赵凯华,男,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兼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
1930年5月2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 。
父亲赵乃抟和母亲骆涵素都是官费留美学生。
翌年父母携他回国。
归国后,赵乃抟先生任北京大学经济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1931—1949)。
母亲骆涵素女士为中国第一代营养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凯华先生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1950年毕业,留校任教。
1958年获苏联的副博士学位回国。
赵先生大学毕业后,即开始了他长达60年的大学基础物理教学生涯,赵先生热爱教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钻研。由于赵先生理论功底扎实,知识面宽广,他的讲课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严谨、精炼,又生动、优美。听过他的课的学生,都觉得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
他与陈熙谋编著的《电磁学》和与钟锡华编著的《光学》二书,都获得1987年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
《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获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从90年代中期开始,赵先生以10 多年的时间,作为主要作者与合作者编写了《新概念物理学》共5卷:力学卷、热学卷、量子物理卷(以上三卷与中山大学罗蔚茵教授合作)、电磁学卷(与陈熙谋教授合作)和光学卷。
《新概念力学》(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获1997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新概念物理》获1998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05年,赵先生牵头的《电磁学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鉴于赵先生为我国大学基础物理教育做出的重大贡献和取得的突出成就,为表达全国从事基础物理教学的老师们对赵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深切谢意,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于2008年授予赵先生“物理教学杰出成就奖”。
1983到1990年,赵先生继虞福春教授之后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
他长期担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两届,1991-1999)和所属的教学委员会主任及名词委员会主任(三届,1991-2003),又是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委员、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1994年主持了由中国物理学会承办的第2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他主持制定了新版《物理学名词》(1991年和1996年),主编了《英汉物理学词汇》,继老一辈物理学家王竹溪等之后,为我国物理学名词术语的规范化作出重要贡献。
赵先生还前后三届担任IUPAP下属ICPE的委员,为中外物理学教育的交流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多次出国参加IUPAP的会议和ICPE及其支持的各种物理教育会议。
他还组织和推荐了一些外国优秀物理教材的引进和翻译(如A. Hobson的Physics: Concepts and Connections和G. Marx主编的匈牙利高中学物理教材)。
关于“赵凯华的人物生平”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何龙]投稿,不代表文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webi.com/cshi/202501-61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文本号的签约作者“何龙”!
希望本篇文章《赵凯华的人物生平》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文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赵凯华的人物生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赵凯华的人物生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赵凯华,男,北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