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的发展历程

网上有关“百科全书的发展历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百科全书的发展历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古代百科全书起...

网上有关“百科全书的发展历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百科全书的发展历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古代百科全书起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前322)被认为是百科全书的始祖。他们通过讲学记述了当时已有的知识(右下图为亚里士多德在授课)。古希腊学者斯彪西波(Speusippus,死于公元前338或339)根据亚里士多德一系列关于自然、数学、哲学等演讲整理编撰了一套百科式的教材《思辨哲学》(Netaphysics)。亚里士多德还首次对知识进行原始分类,即“理论的科学”(数学及自然科学)、“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修辞学)和“创造的科学”(诗学)三大类。他的这些思想和实践对后世百科全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被称为“古代百科全书之父”。

如果说古希腊编撰百科全书的方法是记录口述材料,那么古罗马的方法是把当时已有的知识经过重新整理,概括为可读的形式。古罗马学者及作家瓦洛(M.T.Varro,公元前116一前27)的9卷本巨著《学科要义九书》(Disciplinarum)分别记述了语法、修辞学、逻辑学(三学)、几何、算术、音乐和天文学(四术),这“三学四术”(The trivium & quadrivium)的分类方法也称为所谓“自由七艺”,是古代对百科知识的另一种原始分类方法。

在此之后,另一位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Pliny,the Elder,公元23一79)的名著《自然史》(Historia naturalis)已有了文献汇编的性质。这部37卷的巨著完成于公元77年,内容包括宇宙志、生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及矿物学等科目,在普林尼去世后的1500年间一直被作为编纂百科全书的重要资料来源和研究科学史的重要参考书,也被后世奉为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

中世纪百科全书

中世纪受宗教统治束缚,大多数百科全书是为修道院培养神职人员而编,以宣传教义为目的,仍未脱离教科书的性质。但在反映当时知识方面,仍有经典巨著问世。如西班牙塞维尔大主教、作家圣伊西多尔(St.Isidore,约560-636)编写的20卷本《词源》(Etymologiae)。该书取材广泛、旁征博引、探本求源(这也是作者所取书名的原意),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欧洲流传许多世纪。法国学者文岑(Vincent de Beauvais,约1190一1264)为神职人员编纂的80卷《大宝鉴》(Speculum majus,英文名为The Bigger Mirror)也属中世纪百科全书中的佼佼者。全书10000章,包括上帝、宇宙、人类学、语言学、逻辑、修辞、伦理、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建筑、战争、体育、航海、医学、神学、历史等。其突出的优点是辑录了许多散佚的文献资料,为后世学者广泛使用。《大英百科全书》认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权威的百科全书。

中世纪后期,由于知识量的增加和人们查检的需要,百科全书开始被当作工具书使用,采用更合理的知识分类体系,并逐步从分类编排向字顺编排过渡。1559年encyclopedia一词由德国学者P.Scalich正式使用;1704年John Harris(1667-1719)编撰的《技术词典》(Lexicon technicum)在英国最早采用字母顺序编排法;1728年Ephraim Chambers(约1680-1740)在其《百科全书,或艺术与科学综合大词典》(Cyclopaedia;or, An universal dictionary of arts and sciences)中广泛采用了参见。这些发展对后世百科全书有很大的影响。

近现代百科全书

近现代百科全书真正的奠基人是法国学者狄德罗。以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见右图),包括达朗贝尔(d'Alembert,1717-1783)、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霍尔巴赫(Holbach,1723-1789)、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孟德斯鸠(Montesquieu)等人,于1751一1780年间编纂了举世闻名的35卷本《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与手工艺大词典》(Encyclopèdie; ou, Dictionnaire raisonnè des sciences, des arts et des mètiers)。这部巨著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潮流,对封建政权和教会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并极力宣扬无神论的唯物主义,在结束中世纪神学统治、发展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和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准备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百科》正编17卷,图版11卷;补编4卷,图版1卷,索引2卷,共计35卷。从编纂的角度来看,这部巨著不仅包括艺术、自然、科学内容,而且把工业、贸易等非学院知识也纳入其范围,成为一部真正的人类知识大全,并完成了从教科书向工具书的转变。

19世纪,百科全书的出版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德国的布洛克豪斯(Brockhaus)、英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当时已出版第1一9版)、美国的《美国百科全书》以及法国的拉鲁斯(Larousse)是百科全书的代表作。它们以资料精确、新颖,便于检索和重视学术性为读者所称道,迄今仍兴盛不衰。

我国解放前曾有多次编译百科全书的计划,但均中途夭折。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也编撰出版过《日用百科全书》、《少年百科全书》等,但这些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1956年在向科学进军口号下,也制订过出版中国百科全书的规划,但始终未能实现。直到1980年才正式出版有中国特色、水平较高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天文学家

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和高斯。阿基米德 有 “翘起地球” 的豪言壮语, 牛顿因为苹果闻名世界, 高斯少年时就显露出计算天赋 (神童) , 唯独欧拉没有戏剧性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欧拉 1707 年生于瑞士巴塞尔, 岁入读巴塞尔大学, 13 起初他学习神学, 不久改学数学。 15 岁大学毕业,17 岁在巴塞尔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 岁开始发表论文,20 岁受凯瑟林一世 的邀请加入圣彼得斯堡科学院。他 23 岁成为该院物理学教授,26 岁成为数学所所长,约 30 岁时右眼失明,60 岁左右完全失明。接着又遭火灾,大部分藏书和手稿都化为灰烬。但是 欧拉没有屈服,他说:“如果命运是块顽石,我就化作大锤,将它砸的粉碎!”在黑暗中她 继续研究又拼搏了 17 年,通过和助手讨论、口述等方式完成大量科学巨作,并解决了让牛 顿头痛的月离等复杂分析问题。 欧拉在数学、物理、天文、建筑学、弹道学、航海学、音乐、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 成就。数学的各个领域常常会看见以欧拉名字命名的公式、定理、重要常数。数学课本上的 π,i(-1 的平方根) ,e,sin、cos、tg(三角函数符号) ,∑(求和符号) ,f(x)(函数符号) 等数学符号都是欧拉创立的。 哥德巴赫猜想也是欧拉与哥德巴赫的通信中提出来的。 欧拉还 首先完成了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精确理论,创立了分析力学、刚体力学等力学学科,深化了望 远镜、显微镜的设计、计算理论。他研究问题最鲜明的特点是:他把数学研究之手深入到自 然与社会的深层。 据统计他一生共写下了 886 本书籍和论文, 其中分析、 代数、 数论占 40%, 几何占 18%,物理和力学占 28%,天文学占 11%,弹道学、航海学、建筑学等占 3%,彼得 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 这样一位科学巨人,在生活中他并不是一个呆板的人。他性情温和,性格开朗,喜欢交 际。欧拉结过两次婚,有 13 个孩子,但是其中有 8 个在襁褓中就死去了。他热爱家庭的生 活,常常和孩子们一起做科学游戏,讲故事。1783 年 9 月 18 日下午,欧拉一边和小孙女逗 着玩,一边思考着计算天王星的轨迹,突然,他从椅子上滑下来,嘴里轻声说:"我死了"。 一位科学巨匠就这样停止了生命。 欧拉的一生能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在于: 惊人的记忆力、 聚精会神, 从不受喧闹的干扰, 镇静自若,孜孜不倦。令人敬佩的是,他的许多成果竟然是在右眼失明已知双目失明后产生 的,这与音乐大师贝多芬在失去听力之后创作出传世之作《命运交响曲》一样,成为人类历 史的奇迹。

1、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

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是天体力学的主要奠基人、天体演化学的创立者之一,他还是分析概率论的创始人,因此可以说他是应用数学的先驱。

拉普拉斯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天体力学的研究上面。他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应用到整个太阳系,1773年解决了一个当时著名的难题:解释木星轨道为什么在不断地收缩,而同时土星的轨道又在不断地膨胀。拉普拉斯用数学方法证明行星平均运动的不变性,即行星的轨道大小只有周期性变化,并证明为偏心率和倾角的3次幂。这就是著名的拉普拉斯定理。此后他开始了太阳系稳定性问题的研究。1784~1785年,他求得天体对其外任一质点的引力分量可以用一个势函数来表示,这个势函数满足一个偏微分方程,即著名的拉普拉斯方程。

1786年证明行星轨道的偏心率和倾角总保持很小和恒定,能自动调整,即摄动效应是守恒和周期性的,不会积累也不会消解。

1787年发现月球的加速度同地球轨道的偏心率有关,从理论上解决了太阳系动态中观测到的最后一个反常问题。

1796年他的著作《宇宙体系论》问世,书中提出了对后来有重大影响的关于行星起源的星云假说。在这部书中,他独立于康德,提出了第一个科学的太阳系起源理论——星云说。

他长期从事大行星运动理论和月球运动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特别注意研究太阳系天体摄动,太阳系的普遍稳定性问题以及太阳系稳定性的动力学问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取得大量重要成果,他的这些成果集中在1799~1825年出版的5卷16册巨著《天体力学》之内。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天体力学这一名词,是经典天体力学的代表作。因此他被誉为法国的牛顿和天体力学之父。 1814年拉普拉斯提出科学假设,假定如果有一个智能生物能确定从最大天体到最轻原子的运动的现时状态,就能按照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状态和未来状态。后人把他所假定的智能生物称为拉普拉斯妖。

2、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波兰语:Nikol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享年70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

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可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哥白尼的“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3、查尔斯·梅西耶

查尔斯·梅西耶(Charles Messier,1730—1817)是法国天文学家。他的成就在于给星云、星团和星系编上了号码,并制作了著名的“梅西耶星团星云列表”。

1760年,德里希尔退休,查尔斯·梅西耶接任天文官的职务。在搜寻彗星的过程中,苦于彗星和其他天体经常模糊混淆的梅西耶,从1764年初开始制作一张彗星和星际间朦胧天体的列表。在同年末,查尔斯·梅西耶做成了一张40个天体的列表,此后,于1765年发现大犬座的M41后,又在列表中追加了M41-M45等五个天体。 1769年,在白羊座附近发现了大彗星(C/1769P1),梅西耶因此成为柏林科学院的外国人院士。次年,又发现了一颗彗星,并成为了巴黎学士院的正式成员。梅西耶在一生中总共发现了12颗彗星。

查尔斯·梅西耶分别于1771年,1781年和1784年发表了《梅西耶星团星云列表》的第一卷(M1-M45),第二卷(M46-M68)和第三卷(M69-M103)。

列在这些列表上的天体,都被称为“梅西耶天体”。例如,M31代表仙女座星系。梅西耶考虑到列表的体裁,将二重星(M40)或星团(M45等)也列入其中。

梅西耶使用的是口径5-7厘米的小望远镜,后来出现了大口径的望远镜后,发现梅西耶天体中含有很多星云,星团和星系。

4、伽利略

伽利略(Galileo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生于比萨(意大利中西部城市),卒于阿切特里(意大利一城市)。伽利略家族姓伽利莱(Galilei),他的全名是Galileo Galilei,但现已通行称呼他的名“伽利略”(Galileo),而不称呼他的姓。

伽利略是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学家。1609年,伽利略在知道荷兰人已有了望远镜后,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发现许多前所未知的天文现象。他发现所见恒星的数目随着望远镜倍率的增大而增加;银河是由无数单个的恒星组成的;月球表面有崎岖不平的现象(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金星的盈亏现象;木星有四个卫星(其实是众多木卫中的最大的四个,现称伽利略卫星)。他还发现太阳黑子,并且认为黑子是日面上的现象。由黑子在日面上的自转周期,他得出太阳的自转周期为28天(实际上是27.35天)。1637年在目力很差情况下,他还发现了月亮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伽利略第一个用望远镜观察到土星光环、太阳黑子、月球山岭、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木星的卫星和金星的周相等现象,并从实验中总结出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等。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许多臆断,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反驳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

5、克罗狄斯·托勒密

克罗狄斯·托勒密(古希腊语:Κλα?διο?Πτολεμα?ο?;拉丁语ClaudiusPtolemaeus,约90年—168年),又译托勒玫或多禄某,相传他生于埃及的一个希腊化城市赫勒热斯蒂克。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著名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占星学家和光学家。

托勒密总结了希腊古天文学的成就,写成《天文学大成》十三卷。其中确定了一年的持续时间,编制了星表,说明旋进、折射引起的修正,给出日月食的计算方法等。他利用希腊天文学家们特别是喜帕恰斯(Hipparchus,又译伊巴谷)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成果,把各种用偏心圆或小轮体系解释天体运动的地心学说给以系统化的论证,后世遂把这种地心体系冠以他的名字,称为托勒密地心体系。这部巨著是当时天文学的百科全书,直到开普勒的时代,都是天文学家的必读书籍。

《天文学大成》——500年的希腊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顶峰——统治了天文界长达13 个世纪。这样一本知识上参差交错且复杂的著作,不是单独一个人所能完成的。托勒密依靠了他的先驱者,特别是喜帕恰斯,这一点是无须掩盖的。他面对的基本问题是:在假设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的、以及所有天体以均匀的速度按完全圆形的轨道饶转的前提下,试图解释天体的运动。因为实际天体以变速度按椭圆轨道饶地球以外的中心运动,为了维护原来的基本假设,就要考虑某些非常复杂的几何形状。托勒密使用了3种复杂的原始设想:本轮、偏心圆和均轮。他能对火星、金星和水星等等的轨道分别给出合理的描述,但是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个模型中,那么它们的尺度和周期将发生冲突。然而,无论这个体系存在着怎样的缺点,它还是流行了1300年之久,直到15世纪才被哥白尼推翻。

6、约翰尼斯·开普勒

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生于符腾堡的威尔德斯达特镇,卒于雷根斯堡 。德国杰出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开普勒就读于图宾根大学,1588年获得学士学位,三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当时大多数科学家拒不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图宾根大学学习期间,他听到对日心学说所做的合乎逻辑的阐述,很快就相信了这一学说。

1630年11月15日,约翰尼斯·开普勒在神圣罗马帝国巴伐利亚公国雷根斯堡病故,享年58岁 。

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分别是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这三大定律可分别描述为:所有行星分别是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在同样的时间里行星向径在轨道平面上所扫过的面积相等;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同太阳距离的立方成正比。这三大定律最终使他赢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名。同时他对光学、数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现代实验光学的奠基人。

7、第谷·布拉赫

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年12月14日-1601年10月24日),丹麦天文学家和占星学家。1546年12月14日生于斯坎尼亚省基乌德斯特普的一个贵族家庭,1601年10月24日,第谷逝世于布拉格,终年55岁。1572年11月11日第谷发现仙后座中的一颗新星,后来受丹麦国王腓特烈二世的邀请,在汶岛建造天堡观象台,经过20年的观测,第谷发现了许多新的天文现象。第谷·布拉赫曾提出一种介于地心说和日心说之间的宇宙结构体系,十七世纪初传入我国后曾一度被接受。第谷所做的观测精度之高,是他同时代的人望尘莫及的。第谷编制的一部恒星表相当准确,至今仍然有价值。

第谷是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一位用肉眼观测的天文学家。第谷早在十三岁时就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他原来打算研究神学,但在1560年他观察了日食,于是转向研究天文学和数学。后来他到德国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教育。第谷于1597年,应德国国王鲁道夫二世(数年前第谷曾参加了他的加冕典礼)之邀,离开丹麦前往德国,在布拉格新区定居。在这里他有一伟大发现,发现了开普勒这个德国青年助手。

8、喜帕恰斯

喜帕恰斯(约公元前190年-公元前125年),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编制出1022颗恒星的位置一览表,首次以“星等”来区分星星;提出了托勒密定理。发现了岁差现象。

喜帕恰斯算出一年的长度为365又1/4日再减去1/300日;发现白道拱点和黄白交点的运动,求得月亮的距离为地球直径的30又1/6倍;编制了几个世纪内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表,并用来推算日食和月食。他发现公元前134年新星,由此推动他编出一份包括850颗恒星的位置和亮度星表。他把自己对恒星黄经的观测结果同前人的进行比较,发现黄道和赤道交点的缓慢移动--岁差,并定出岁差值为每年45"或46"。还发明一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投影制图的方法。

为了研究天文学,他创立了三角学和球面三角学 。喜帕恰斯留下大量的观测资料。后人在定出行星的各种周期与参数时,常常利用他的观测结果。1718年,哈雷将自己的观测与喜帕恰斯的记录比较而发现了恒星的自行。喜帕恰斯的著作没有流传下来,现在所知的关于他的工作都是从托勒密的著作中得来的。

9、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

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为修订历法,郭守敬还改制、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

郭守敬运用他改进、创造的天文仪器,进行了许多精密的天文观测,从而使《授时历》的编制有了可靠的观测基础。他所从事和领导的观测项目甚多,如冬至时刻、二十八宿距度和星表、四海测验、黄赤交角以及一些历元时刻的测定,其中大部分数据都是中国古代历法史上最精确的,或近于最佳的。 其中较为知名的即为四海测验。至元十六年(1279年),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提议:如今元朝疆域比之前大了很多,不同地区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时间不同、各地的时刻也不同,旧的历法已经不适用了,因此需要进行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以编制新的历法。忽必烈接受了郭守敬的建议,派监候官十四人分道而出,分别在二十七个地方进行天文观测,后世称之为“四海测验”。

郭守敬从上都( 今多伦 )、大都( 今北京 )开始历经河南转抵南海跋涉数千里,亲自参加了这一路的测验。在其中的6个地点,特别测定了夏至日的表影长度和昼、夜的时间长度;测出的北极出地高度平均误差只有0.35;新测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误差还不到5';测定了黄赤交角新值,误差仅1'多;取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与现今通行的公历值完全一致。这些观测的结果,都为编制全国适用的历法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10、埃德蒙·哈雷

埃德蒙·哈雷Halley, Edmond(1656.11.8—1742.1.14)英国天文学家,把牛顿定律应用到彗星运动上,并正确预言了那颗现被称为哈雷的彗星作回归运动的事实。

埃德蒙·哈雷,出生于1656年的英国,20岁毕业于牛津大学王后学院。此后,他放弃了获得学位的机会,去圣赫勒纳岛建立了一座临时天文台。在那里哈雷仔细观测天象,编制了第一个南天星表,弥补了天文学界原来只有北天星表的不足。哈雷的这个南天星表包括了381颗恒星的方位,它于1678年刊布,当时他才22岁。

哈雷最广为人知的贡献就是他对一颗彗星的准确预言。哈雷在整理彗星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发现1682年出现的一颗彗星的轨道根数,与1607年开普勒观测的和1531年阿皮延观测的彗星轨道根数相近,出现的时间间隔都是75或76年。哈雷的计算,预测这颗彗星将于1835年和1910年回来,结果,这颗彗星都如期而至。这颗彗星就是今天几乎人人皆知的“哈雷彗星”。彗星的神秘性随之被打破。

此外,哈雷发现了恒星的自行,这又是一个重大发现。哈雷还提出利用金星凌日的机会,去测定日、地距离,为当时精确测定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他还发现了月亮运动的长期加速现象,为精密研究地、月系的运动作了重要贡献。

11、爱德文·鲍威尔·哈勃

爱德文·鲍威尔·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1889年11月20日—1953年9月28日),美国著名天文学家,研究现代宇宙理论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河外天文学的奠基人和提供宇宙膨胀实例证据的第一人。他发现了大多数星系都存在红移的现象,建立了哈勃定律,被认为是宇宙膨胀的有力证据。同时他也是星系天文学的创始人和观测宇宙学的开拓者,被称为星系天文学之父。

哈勃对20世纪天文系作出许多贡献,被尊为一代宗师。其中最重大者有二:一是确认星系是与银河系相当的恒星系统,开创了星系天文学,建立了大尺度宇宙的新概念;二是发现了星系的红移-距离关系,促使现代宇宙学的诞生。

关于“百科全书的发展历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摩志信]投稿,不代表文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webi.com/cshi/202504-2763.html

(263)

文章推荐

  • 长春开高阀门销售有限公司怎么样?

    网上有关“长春开高阀门销售有限公司怎么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长春开高阀门销售有限公司怎么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长春开高阀门销售有限公司是2006-07-18在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2025年01月14日
    366
  • 超星尔雅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有多少课时

    网上有关“超星尔雅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有多少课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超星尔雅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有多少课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4个课时。超星尔雅,从整体概念上讲是为高校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的系统学习平台。目前为止这个平台已经有3

    2025年01月18日
    312
  • 帮我查一下“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网上有关“帮我查一下“地球以外有生命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帮我查一下“地球以外有生命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在银河系180亿个行星系中,假如1%的星系有生命的可能,那么概率是1.8亿多;在这1.8亿中,假如1%有生物,那么

    2025年01月19日
    294
  • 要参加高中天文竞赛有什么学习资料、书籍吗?

    网上有关“要参加高中天文竞赛有什么学习资料、书籍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要参加高中天文竞赛有什么学习资料、书籍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我的感觉,天文奥赛考察的方面比较侧重的是实测,所以一定要对天空有一定的熟悉程度,我当年就是

    2025年01月19日
    317
  • 站在月球看见地球多大知乎_1

    网上有关“站在月球看见地球多大知乎”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站在月球看见地球多大知乎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从月球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有人说感觉恐怖,你觉得呢?我们平常都是站在地球的陆地上仰望月亮,可以看到月明星稀,朝升夕落,那要是人

    2025年01月26日
    374
  •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总结

    网上有关“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总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总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

    2025年01月27日
    330
  • 英语科技手抄报内容

    网上有关“英语科技手抄报内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英语科技手抄报内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GoingSouthbyDrivingtheChariotNorthOnceamanwantedtogotot

    2025年01月28日
    312
  • 策划公司岗位职责

    网上有关“策划公司岗位职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策划公司岗位职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策划公司岗位职责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可以接触到岗位职责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定岗位职责可以最大限度地

    2025年01月28日
    296
  • 鱼缸放在客厅什么方位最吉利不同属相的人鱼缸吉位和财位对照表

    网上科普有关“鱼缸放在客厅什么方位最吉利不同属相的人鱼缸吉位和财位对照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鱼缸放在客厅什么方位最吉利不同属相的人鱼缸吉位和财位对照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家里摆放鱼缸不仅可以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带来很好的风水

    2025年02月24日
    379
  • 梦见已故的亲人回家了的预兆

    网上科普有关“梦见已故的亲人回家了的预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梦见已故的亲人回家了的预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梦见已故的亲人回家了的预兆基础稳固,希望易达,顺利成功发展,名誉与福份俩俱充足,隆昌威仪,大成功、大余庆、繁华荣隆

    2025年02月27日
    399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摩志信
    摩志信 2025年04月18日

    我是文本号的签约作者“摩志信”!

  • 摩志信
    摩志信 2025年04月18日

    希望本篇文章《百科全书的发展历程》能对你有所帮助!

  • 摩志信
    摩志信 2025年04月18日

    本站[文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摩志信
    摩志信 2025年04月1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百科全书的发展历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百科全书的发展历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古代百科全书起...

    在线咨询